快速链接
如沐春风的《组织行为学》
详细说明
在MBA课程设置中,《组织行为学》被安排在第一学期。我曾是一个工科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学教育,当我初次看到这门课程的名称时,对此进行一番思考,究竟什么是组织行为学,它能带给我们哪些收获,以及它与管理的关系如何。
我简要翻阅教材,发现内容较为枯燥。当时心中不免对这门课程的教师产生了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位教师上这门课,又怎么上呢?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组织行为学》正式开课了。第一次上课时,看到讲台前坐着一位面容清秀的教师,她身着得体的具有中华文化元素的服装,佩戴着绿色边框的眼镜,显得既优雅又婉约。她就是这门课的授课老师——刘戎。
或许是了解到了这门学科的枯燥和乏味,刘老师并没有按照教材进行一板一眼的讲解,而是汲取了教材的精华,通过举例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组织行为学》的真谛。
其中有一个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案例中,一个10岁的小女孩在电梯里抢夺了一个婴儿,并将婴儿抛到楼下。这个女孩年纪尚小,尚未受到外部环境的太多影响,与婴儿也没有任何交集。她的这种行为特征能够有力地证明个体特征的复杂性,无法简单地用心理学或大众思维进行解释。
在讲解组织行为方面,刘老师还举了美剧《西部世界》的例子。在这个例子中,西部世界的管理者为了迎合外部需求而建立了西部世界。在那里没有法律,没有对错,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为人类邪恶需求而设立的游戏场景。个体的特征和需求影响了组织的行为表现。
刘老师将原本乏味的课本知识讲解得生动有趣。她所举的案例都是社会热点或潮流事件,尽管MBA班学生的年龄跨度较大,但刘老师的案例都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同学们私下里都称赞刘老师的授课水平和教学质量。
听刘老师授课,让我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它融合了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从个体、群体和组织三个层面,诠释工作组织中人们的行为模式及规律。每个人都是组织的成员,需要在组织中工作、学习和生活。学习该课程既有助于人们尽快适应其赖以生存的组织,优化其在组织中的行为,更能提高工作绩效,促进其成为一个卓越的组织管理者。
文字:22级3班安瑾
初审:沈玲
终审: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