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链接
河海:我人生旅途的加油站
详细说明
【简介】顾学励,男,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江管理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1988级河海大学管理工程系(商学院的前身)首批管理工程专业第二学位班的学生。
我是标准的50后,过了而立之年才来到河海大学读书的,与同班级最小的同学相比,刚好属相相同,相差12岁。同学们都习惯地称我为班上的老大哥。那一年,我夫人还在黑龙江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从事规划设计工作;我女儿正好在上海虹口区的外婆那里开始就读小学一年级。一家三口人,两个在上学,三地分居。当年的同学们笑谈说:河海大学是我人生的一个有利的跳板。这话似乎有些道理,因为从黑龙江的哈尔滨,来到南京清凉山下的河海大学,毕业后又去了上海的浦东新区,但也不尽然。多少年以后我回想起在河海的求学经历,依然感慨当时那种奋发向上的求学劲头,励精图变的追求精神。因此,确切地说,河海大学是我人生旅途的一座加油站,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正是从河海的毕业,使我有机会加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有机会亲历浦东开发开放的变化。
入校河海,让我有机会走进改革开发的上海浦东
1988年春天,河海大学管理系获批开办首期管理工程专业第二学位班,消息传到上海太湖流域管理局,又从那里传到了哈尔滨。已经在黑龙江某高校担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的我听到后十分喜悦,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在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上得到系统的专业教育。这自然是个好机会,一则可以在水利水电系统的高等学校就读自己向往的管理工程专业;二则可能有机会重新选择未来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经过几个月的准备,我顺利参加了河海大学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9月我如愿成为了河海大学管理工程系第二学位班的学生。
在河海大学管理工程第二学位班学习生活的两年,虽然是短暂的,但对于已经过了而立之年的我来讲却又是一次历练。来到河海,对于已经工作十余年的我来说,每天的学习生活简单清贫,每天的课程作业繁多细碎。既要舍得原来的工作职位,又要舍得对金钱的追求,还要放弃对家庭事物的分担。好在我夫人鼓励我读书、求知、努力向上,使得我能够入校河海、安心河海。当我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管理工程的学业,取得第二学位时,心中还是充满了喜悦和憧憬,感到人生似乎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又可以开始了一次新的征程。
上世纪70年代初,我第一次面对黑龙江农村的广阔天地时,也曾经充满过许多憧憬,那时改天换地、人定胜天的口号,激励过我们这一代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去与天奋斗、与地奋斗;20年后的90年代初,我又一次面对上海浦东农村的广阔天地,同样充满了无限憧憬,这次是改革开放、开发浦东的口号,激励我们一代人来参加浦东开发和高新技术园区建设。这一次我们成功了,创造了中国梦想、上海奇迹、张江辉煌。
多少年以后,当我坐在张江园区最高的甲级写字楼的办公室里,扪心自问,不无感慨当年放弃黑龙江高校办公室副主任的位子,对人生来说,也是一次选择、是一次机会的把握和命运的挑战。是河海大学、是管理系使我有机会走进上海、走进浦东、有机会参与浦东新区的开发、参与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开发。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建设者。曾经有一位哲人说过“不要规划你的职业生涯,把每份工作视做你后半生的事业”。
求知河海,让我逐步把学习变为生活的一种常态
在河海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的两年学习生活是丰富的。特别对于前一个学位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的人来说,经济合同管理、财务管理、进出口贸易、市场营销……正是这些全新的管理工程专业的课程向我展现了知识海洋的魅力。后来,当我参加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时,从事过规划管理、计划管理、投资管理、企业管理、工程管理、营销与客户服务、人事与法务、行政与党务等等工作,才深感知识学无止境,理论触类旁通。
我还记得河海大学的校训“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说心里话,一点也不时尚,但它确实能指导你克服困难,面对挑战,确实称得上是一个实用的座用铭。它还经常激励着我,用最质朴的方法,去解决最困难的问题。我们这些70年代末从广阔农村走进高等学校的人,80年代末能有机会从工作岗位再次回到高校的人,不知道是当初对学习的一种渴望、还是后来对知识的一种追求,逐步竟然习惯于把学习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变成了一种生活常态。学以致用成为了一种生活过程,成为了一次次工作探索:1993年在从事大型抽水蓄能电站时,我参加了国家监理工程师培训(同济大学);1997年在从事园区城市规划设计管理时,我参加了美国规划师协会的专职培训(浦东新区);1999年在从事开发区建设管理时,我参加了国家房地产估价师培训(同济大学);2002年在从事项目管理多年后,我参加了美国注册的PMP培训等,都一次通过了专业认证考试。2004年在负责组织产业地产开发、和2013年负责组织房地产营销与客户服务等业务时,我又两次参加了地产高级管理人员的EMBA课程培训(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有人说我这个人擅长考试,其实,我觉得人生或者说生活,就是一次次面对考试,浦东新区开发、张江园区建设就是一个大考场。正是河海大学培养了我善于学习,善于实践,善于积累,善于探索的求知精神,才使得我在浦东、张江这个大考场上一次次获得优良的成绩,一次次获得胜利通过。
传承河海,让我成为工业化与城市化文明开发的传播者
在河海大学的学习生活,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河海的老师们。早在1980年的水利部工程力学师资培训班上,我作为一名受训的学员,就聆听过当时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前身)姜宏道老师讲授的《弹性力学》课程,可能是由于姜老师授课的精彩艺术,也可能是当年我还是一名青年教师初出茅庐吧。总之,河海教师的风采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1988年当我再次走进河海大学的课堂时,李开运、金琼、张阳、杨晨等老师,在讲台上、教室里、活动中,表现出的对知识的理解、授课的风格、传授知识、传播文明,个人品德、授课艺术、阅历积累等等,都给同学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并成为我们这些毕业生学习的摸板。
“河润万物,海纳百川”。当我投身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上海浦东开发后,当我参加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时,我一干就是20多年。上海是中国最开放的城市之一,诱惑之多可想而知。记得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在美国,即使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也只有3-4%人能够始终如一地坚守在一个职业或岗位到退休。当然,这些坚守到最后的人,大多都成为了国家精英,我并不是出自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著名学府,但当我秉承河海大学的理念,走过20多年高新技术园区开发建设的道路后,我也逐步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历,加之我在这样一个改革开放的天地间不断地学习、总结、调研、归纳和实践。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前后,当我登上深圳蛇口经济特区开发公司的讲台上,面对招商局蛇口公司的经理们,介绍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发展、客户服务的思路和理念时;当我站在哈佛大学上海中心的讲台上,面对亚洲各地的学员们,介绍中国工业区如何实现产业提升、产城融合、城市配套时;当我坐在《第一财经》的摄象机前,面对观众讲述张江高科技园区所走过的创新创业的发展历程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河海大学的讲台、河海大学老师。我心里明白:河海大学带给我传播知识所需要的那种勇气和力量,同时,也就赋予了我传承河海理念的信心和义务。
在河海大学迎来百年校庆之际,衷心祝愿母校越办越好,桃李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