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链接
23级上善若水MBA实践学习 ——传承红旗渠精神 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详细说明
2022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考察时强调,“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年轻一代,继承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2023年10月20日-22日,河海大学23级上善若水MBA同学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教育系主任、系支部书记李尹蒂副教授,MBA教育中心主任助理蒋俊舢老师带领下,赴红旗渠和殷墟博物馆两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了“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红色教育活动。
10月21日上午,同学们现场聆听了河南省委红旗渠精神宣讲团首席讲师、红旗渠精神研究会秘书长、林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申军昌同志所做《红旗渠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专题讲座。申军昌同志带领大家回顾当年的红旗渠修建历程,讲解了红旗渠的伟大历史意义及红旗渠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看着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采访视频,大家深切感受到了林县人民“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随后,同学们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及红旗渠的枢纽工程——分水闸、咽喉工程——青年洞等,身临其境地感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伟大奇迹,现场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下午,同学们来到了红旗渠总干渠主要工程之一的青年洞,青年洞于1960年2月开始动工,当年10月由于自然灾害和经济困难,总干渠被迫停工,但建渠干部群众“宁愿苦战,不愿苦熬”,毅然挑选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坚持继续施工。隧洞地层由非常坚硬的石英岩构成,在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青年们只能人工抡锤打钎,一捶一钎,站着打、跪着敲,强攻硬打。最终经过500多个日夜苦战,隧洞在1961年7月被凿通。为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精神,该洞被命名为“青年洞”。可以说,青年洞是红旗渠精神的重要体现。
10月22日上午,同学们来到殷墟博物馆,听取了徐建伟先生所做的专题介绍,参观了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甲骨文、青铜器,了解中国汉文字的起源以及三千年古都文化。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国内外考古学界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殷墟甲骨文字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殷墟博物苑内的商周青铜器、钟鼎铭文、祭祀用具、战争工具、生活用品的展示展览,彰显了商周文明的博大精深。同学们深深为殷墟文明的辉煌壮丽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而自豪,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自信,提升了文明自觉。
这次红色之行对于同学们来说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大家近距离了解了修渠的时代背景、英雄人物、难度之大以及作用意义,切身体会到了林县人民迎难而上、奋斗不息的意志和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将会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营养,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运用到工作当中,做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家,面对困难不等不靠不熬,面对新挑战、新形势,积极创新、苦干巧干不放弃,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勇毅笃行!
撰稿:秦蓓蓓(23级上善若水MBA)
初审:沈 玲
终审:李 明